close

  緣分始於八月底的某次清晨,起了大早到福仁老師辦公室meeting,短短一個多小時結束後,老師說他接下來要趕去參加服務人文體驗營的學長姐訓練,也問我報名了沒,我當場才知道這個營隊的存在,於是老師急忙把報名表寄給我,要我趕緊將報名表填好報名。

 

 

 

  隨後到LAB處理雜事,回到家打開電腦稍微估狗了一下過往的營隊訊息,很意外的沒有什麼活動相關資訊,倒是被一篇「毀譽參半」的心得文吸引。對照自己的營隊經驗,無論參加也好帶領也罷,後續所見的各種不同出處的心得文,往往離不開流水帳般記錄每一天的活動流程附短評,然後補上諸如「營隊很棒」、「活動好玩」、「學到很多」之類正面歌頌,最後是對同組每位組員的一人一句話等。

 

 

 

  若是對營隊完全沒感覺甚至失望的人,營隊結束後理應會想抹掉那段經驗,也就是說,每篇心得文的作者一定多少對營隊抱持某方面的好感,這樣的好感某方面而言往往是個膨脹出來的結果。然而,有人寫出了一篇「毀譽參半」的心得文,將營隊給作者的各種感受真實呈現,這讓還在猶豫的自己起了點漣漪,隨後便按下了報名按鈕。

 

 

 

  「能讓人呈現真實感受,這個營隊也許不一樣。」

 

 

 

  到我開始打下這篇心得文之前,已經有不少人問我:「那個營隊在做什麼?」、「你為什麼可以把自己搞得這麼累?」。對於第一個問題,我不能,也沒有資格去回答,因為服務人體驗營的重點在於「體驗」,就像珍珠奶茶主角是奶茶、黑糖剉冰整碗都是冰、太陽餅裡無太陽、黑龍江裡沒黑龍,我並沒有任何資格去剝奪任何一個人這輩子第一次體驗的機會。而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因為我投入,我在第一天就不小心把喉嚨喊破,叫破喉嚨叫了整整三天,鐵了腿痠了手沒什麼睡覺,三天的所有課程裡一次瞌睡都沒有。

 

 

 

  至此,或許你心中會納悶,在不提營隊內容的前提下我能寫些什麼?其實這營隊正如其名,所有的感動都在體驗的當下,我也只能盡量將我的感受與想法呈現出來。

 

 

  

  第一天活動結束後我腦中一直浮現這一段,儘管只是簡單的室內課程,無論是氛圍、震撼、老師(?),都和影片中相差無異。當中活動我一次過關,但在我前面後面有許多人就像影片中的新兵,從價值觀到積累至今的認知與尊嚴,在眾目睽睽之下直接受到老師的挑戰。我在台下不斷思索在第一天安排這活動的意義,在此同時,一個忽略許久的觀念卻一針見血的被點破。

 

 

 

I can't carry it for you. But i can carry you.

 

 

  

  什麼是團隊?台上的人有著他們的使命,這項使命的重量會因各人的成長經歷而有所不同,有些人所做的準備已經足以將使命挑起走到終點,面對那些倒在路上甚至倒在終點前的夥伴,究竟該有什麼樣的心態?該拿出什麼樣的行動?在這三天有太多的時候對我產生撞擊,到底該要付出甚至犧牲到什麼程度,拿出什麼樣的態度,才能磨出那顆名為「服務」的心?況且,這只是營隊,只是一些看似簡單甚至幼稚的活動。

 

 

 

  帶過營隊的多少都有一個感受,最害怕碰上覺得活動很幼稚很無聊且參與度不高的小隊員,心裡想著「那你當初為啥還報名」,嘴上還要設法說好話。果不其然,這營隊也沒有例外,在不同的場合我有偷聽到,有些人認為這些活動沒有意義,興趣缺缺的敷衍了事,運氣不好還會被老師抓出來電。跟現實生活比起來,營隊的活動真的就如同家家酒,然而,如果連一場家家酒都辦不好,又怎麼讓人相信能力足以辦桌?曾幾何時我也是那種一心只想做大事的人,認為小事情隨便弄一弄交了差就好,營隊中每一個用盡全力的當下,心中浮現的是一個個曾經付過的代價,以及對每個包容背後的感謝。

 

 

  

  這是電影《25th Hour》裡的經典片段,畫面中對著鏡子策訐譙的是主角蒙提(Montgomery Brogan),因為販毒被抓包,在幾個小時候就要進去蹲七年苦窯,整部電影主要刻畫蒙提的心理轉折,以及面對困境所做的改變。這個片段是他在與親人用餐的途中到廁所發洩情緒,對著鏡子幹天幹地幹社會,從身邊的親人到整個世界都怪了一遍,最後才很掙扎的承認,造成這一切的是:自己。在每個挫折的當下,每個困難的同時,心裡必然會同時產生各種聲音,無論是老師課堂上所用的名詞術語,還是俗稱的小天使小惡魔,能在其中做岀選擇的也是自己,道理很簡單,在生命經驗當中我懂過無數次,卻是第一次有這麼深刻的體驗。

 

 

 

  「能做改變的只有自己,而自己的選擇要自己負責。」

 

 

 

  在出發前我給自己一個期許,不要讓過往的經驗框架把自己綁住,也因此在每個想要開口的當下,心裡都很掙扎:說了會不會破壞掉夥伴的機會?不說會不會錯過些什麼?究竟,我該做什麼選擇?好幾次我後悔了在某些時刻說了某些話,也好幾次我後悔了在某個當下沒有開口,兩個晚上已經不多的睡眠時間,這些畫面一直在腦海中replay。很佩服一路陪在小隊身邊學長姊,明明有很多經驗可以分享,卻又礙於身分只能提供陪伴,閒聊的時候老師笑著說了句「觀棋不語真痛苦」,這樣的徬徨該如何是好?

 

 

 

  這大概是我參與過衛生紙用得最多的營隊,常常出現大家哭成一片的畫面,也從來沒有發現自己原來這麼愛哭。然而,最讓人煎熬的也在這裡,當旁邊的夥伴哭成淚人兒,身上的衛生紙究竟該不該遞上?遞了好像是理所當然的觀念,可是,這一遞也傳達了一個訊息:「你不要哭」。好擔心在夥伴情緒最洶湧的時候把它打斷,這樣的氛圍下一次出現會是幾時?可笑的是,在助教課上帶學生討論這個議題,明明就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在夥伴情緒潰堤的當場,自己竟然難以抉擇。三天兩夜中,我的衛生紙終究是沒有遞出,可是對於很多自以為已經想通的事,我想該要重新打下一個問號。

 

 

 

  這三天兩夜之中,很多的回憶一直在腦海閃爍,太多的場合觸動過往的人生經驗,但營隊本身並沒有刻意教導些什麼,這營隊充滿老生常談,所有的道理其實你我都一定明瞭,但從知道變成做到,不知自己要花上多少的時間。

 

 

 

  「我們無法用相同的自己,得到不同的未來!」

 

 

 

  六個小隊從學生到教授,今天開始又回到各自的故事裡,我不能保證這份感動能持續多久,也不能確定自己的初衷會不會在哪個當下迷失,不過我知道這三天兩夜的體驗讓自己能用不同得態度去面對未知的明天,走出了教室,我知道自己不是一個人。

 

 

 

  一切都是緣分,感謝身邊的夥伴,陪伴我包容我走過這段歷程,有太多的感觸不是文字能夠表達。最後,如果你正猶豫要不要報名下一梯次的服務人文體驗營,若抱持與一般營隊相同的心態而去你一定會失望,若抱持想要學習知識的心態而去你也一定會失望,但若你放棄這個機會,我可以很篤定的說:你一定是個白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