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跟我說她會勉強自己做一些當下不喜歡做的事,就算心裡不開心也會要自己笑給別人看。」
「感覺她很沒有安全感?」望著排隊排到滿出來的築_鮮魚,我回應著室友L的話,也不覺後悔晚了幾分鐘出發沒有趕上開店第一批用餐。
「她是非常沒有安全感啊!」L有點無奈的笑道,「就她會戴上好幾層面具,逼自己去符合一個良好女友的形象。」
「會不會,是她覺得逼自己去符合那個社會給予的形象,會比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個形象然後再去符合它來得輕鬆?」好不容易接收下一組進店用餐客人的椅子,我坐下望著似乎不曾縮短的隊伍。
「好像……她好像一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L想了想之後開口,語氣不似先前那般強烈。
這串對話背後在討論的「自我認同」到底是什麼?一般常見的解釋大概是:自我認同是個體對自我價值的評量,它通常來自於日常生活中對自己看法的歸納與反思。自我認同並非被給定的,而是做為個體行為必然的結果,是個體反思之中必須不斷被創造且維繫的某種存在。
對此類文謅謅的定義我一向有個翻譯成白話甚至加一點心裡OS的壞習慣,是故在昨晚臨時起意吃好料之前,我剛對自我認同做了以下白話版翻譯:人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認同來自於「自己」及「他人」,不同的人對兩者的依賴程度不同。舉例來說,當我們發現周圍的人都較矮,自己便有了高個子的認同;當周圍的人都稱讚自己長得不錯,久了也就會有自己是帥哥或是正妹的認同。身邊也不乏這類的例子,有的人即使擁有社會所稱羨的種種條件,卻寧可放棄而去追求自己所認同的價值;另外有些人,則用盡各種方式獲取社會認可,透過他人的肯定來認同自己。
嚕哩叭嗦舉了這麼些例子,我只是想表達「自我認同」來自於「自己」與「他人」,每個人所習慣的比例不同,例如50%自己+50%他人,或30%自己+70%他人之類。一般來說不可能出現只依賴其中一方的極端,不過在社會化到一定程度的同時,會出現較多依賴他人認同自我的個體,個人認為部分原因來自我們從小大多都被灌輸了的概念:「阿美負責掃地,秀英負責擦窗戶」。(對這兩個人名有興趣可自行估狗「活生的常日末期」)
這種概念背後的意義是:「我要把地掃乾淨讓大家可以躺在上面滾來滾去」、「我要把窗戶擦乾淨讓麻雀以為沒有玻璃(?)」,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去完成某些任務、去負擔某些責任,維繫團體運作的同時得到社會認可。然而,這些任務與責任往往是來自他人,甚至是社會所賦予,隨著社會化愈深,生活在這所謂「體制」之中不斷透過他人眼光認同自己的人也就愈多。
「我一直希望她可以做她自己,不需要逼著自己做那些事情。」L說,「不然只會給她自己更大的壓力,也給我很大的壓力。」
「你有沒有試著跟她溝通看看?」我問著「還有我們以經等了快四十分鐘了……。」
「早就跟她講啦!只是她會覺得她應該要做到那些,」L一臉無奈,「她也會希望我能夠做到某些事情。」
「做到什麼事?」老實說我好餓……。
「她想要驚喜吧,有時候送卡片或是糖果餅乾之類的。」邊講著L的語氣開始激動。
「噗哧!」我忍不住笑了出來「這樣感覺很好疼她啊?」
「可是我覺得平常什麼事都直接跟她講了,沒有必要特別準備卡片啊!」L一副不解的樣子。
「我想她會逼自己做那些事情,也許是想要得到些什麼。」我說,終於感覺到縮短的隊伍讓人心情舒暢。
「好像她覺得自己付出很多,可是得到的卻又沒那麼多……」L無奈地笑了笑,「我自己平常是不會特別要求她為我做什麼,可是她這樣會一直給我壓力。」
「要不要試著讓她為你做些什麼,然後給她一些正面的回饋呢?」我回應。
「這樣喔……」L陷入了沉思。
我所說的「回饋」來自互動設計,原始的概念是一個產品給使用者的回饋會影響使用者的操作經驗,例如機械式鍵盤與無聲鍵盤對於打字者來說,會發出聲響以及有較明顯按鍵回彈效果的機械式鍵盤,可以提供使用者敲下按鍵時的聽覺與觸覺回饋,提升使用效率;室內隔音效果有限的汽車,能讓駕駛在高速行駛的情況下感受到風聲的回饋,提高駕駛專注力而降低肇事率。
這些回饋的共通點是「間接」與「無意間」的資訊傳達,也是最好的溝通管道,如同人與人溝通時,表情語氣與肢體動作等往往比口中說出的內容傳達了更多資訊。如果,可以透過這樣的管道,讓身邊的人得到足夠的認同,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否能夠更加圓滿?
在這個體系中,人類這種群居動物打從娘胎出生就與別的人共同生活著,除非能夠躲起來一輩子不與人接觸,不然為了他人的認同而妥協改變自己勢必難免。然而,每個人都有做自己的自由,這並不只有決定下一餐跟誰吃什麼,或是未來繼續深造還是直接就業,而是在整個社會環境與體制之中有意識地做出選擇。
找出自己待人處世的方法,走自己真正想走的路,追自己的亟欲渴求的夢想夢,當然,必須並承擔自己選擇後的責任。在不妨礙他人這個大前提下,跳脫出體系的枷鎖,真正的以自己的眼光認同自己,成為那個自己所喜歡的人,為自己而活。
「L先生兩位,電話是09XX在現場嗎?」可愛的服務生走出店門叫號。
「終於到了,我們走吧!」我起身與L先後向店門走去「喔對了,趁現在還能溝通要多把握喔!」
悶熱的周六傍晚,大口嚼著生魚片真的是人生一大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