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622日下午,帶著沉重的心情我從一位突然病逝的高中好友靈堂上香回來,踏進學院即感受到一股不尋常的氣氛,甫開門走入寢室,室友劈頭就問:「你知道發生什麼事嗎?」短短幾天內聽聞兩個生命的殞落……這次不是新聞報導,都是身邊的人。不同的是,前者奮力抵抗病魔的同時,後者竟是想不開而自我了斷,而且發生在我們所熟知的清華學院。

 

  我們對學院的基本期望是一個大家庭,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相互陪伴與支持的大家庭。在學院裡,每個人的心情與需求是被重視的,每個人的經驗與想法是被珍惜的。

 

  儘管我與過世的王同學未曾謀面,然而事情發生後至今我常想著,如果當初身邊的人可以給予支持,如果學院真的可以讓人感受到大家庭的陪伴,如果在學院裡每個人的心情與需求真的可以受到重視......發展了三年,如果這些基本期望可以達標,有些意外是不是可以不要發生?

 

  還記得那晚四位諮商中心的老師來到學院,到場的許多人都是王同學身邊親近的人,系上同學、學院家人、親密朋友。聽著每個人對這件事的真情流露,痛心之餘我不禁思索著,為什麼這些關心不能及時付出?難道這個「住宿型學院」還沒有那種予人善意的氛圍?這當中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

 

  清華學院的教育藍圖有三大主軸:「豐富的住宿生活、整體的特色課程以及多樣的社會參與機會」。

 

  不諱言,做為第一屆學院成員,過去三個年頭的學院生活給我的感受不是很好,所謂多樣社會參與機會」以及「整體的特色課程」似乎有點言過其實,我認為多數的問題在於學院二年形成的「學運萬歲」的偏頗價值。

 

  也許我了解的不夠全面,但就我所見現今學院所謂的「主流」活動傾向於單一價值,不只加深學院內外對「學院本質」的誤解,還間接扼殺了許多剛萌芽的創意與想法,更澆熄了成員對學院的熱情,拿出學院對此類課程活動的介紹,看來令人覺得有那麼些許的諷刺。

 

  「服務學習」、「社會探究」與「跨界‧探索」,橫跨一年級到二年級四個學期,循序漸進的引導同學參與多樣的社會議題,多樣的接觸台灣社會許多在地耕耘的人與團體,找到自己關切的社會議題,豐富與議題相關的知識,發展並實踐具體而有效的行動方案。

 

  針對這點,一年多前我曾寫過一封信分析,在此不加贅述,再次提出只是要重申:我認為學院目前的走向似乎偏離了初衷。

 

  然而,儘管所謂特色課程與社會參與呈現出的價值觀較為單一,本質上確實還是有那麼個活動存在,無論認不認同其核心價值,只要用心參與任誰都可以從中得到成長。相較之下,這個住宿學院深究起來似乎沒有所謂的「住宿生活」。

 

  作為住宿學院,清華學院的基本理念是「在生活中學習」。學院在學生的宿舍生活中,組織各種音樂會,影片賞析,讀書討論,演講活動,讓同學探索自己的興趣,豐富藝文涵養,並經由多樣社群的引導,帶動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究。特別的是,這些活動多數由學生自己籌辦,一方面讓這些活動更貼近同學的興趣,並且從中學習組織運作與團隊合作的能力,培養自己的行動力。

 

  就我所見,上述活動除了在學院元年發展蓬勃之外,現今多轉為有強制力的課程:0學分必修的服學、2學分的社探等等,強制力的存在代表學生無法真正依自己的興趣自由選擇──也許有位同學對於空間議題很有興趣,同時也對人權議題有想法,然而只要他選擇了其中一邊的課程修習,幾乎等同於沒有時間參與其他活動,有想法有餘力多方參與的人還是有,但畢竟是少數。多數人的住宿生活與課程綁在一起,學院的本質比較像是「各個小組的綜合體」住在一個「各個系混在一起的宿舍」。

 

  我認為住宿生活的重點並非課程而是「學習家族」,學院的確有這樣的形式存在,然而就我所見其較傾向於「玩票性質」,多數家族成員之間僅止於迎新時的認識,學期中除了家族活動之外大多各自生活各自修課,現下學院將以家為單位的生涯探索課程刪除,我認為會導致家族的主要活動只剩下可有可無的聚餐吃飯,而且順位往往都是擺在最後──前面是有學分的課程,再來是0學分必修的服學。

 

  「學習家族」在強調追尋夢想,關懷他人的學院中扮演著紮根的地母角色,是往外發展的源頭活水。在學習家族中,每位家族成員經驗到真誠共識、生命教育 、危機辨識與處遇、自我探索與瞭解、人際關係與溝通、兩性關係與互動與新家庭體驗。

 

  個人認為學院對這個本應是發展主軸的特色相對不重視,上個學期我參與帶領服學助教培訓,過程中有許多參與家長培訓的同學前來補課,給我的感受很深刻,有部分同學的回應是「助教培訓很嚴謹,想要來當助教做點事」,而更多同學給我的感覺是「助教培訓好累」,然後整堂課都游移在狀況外。

 

  身為一個服學助教,身為一個培訓助教,當下我真的衷心希望自己可以多做些什麼,希望學院可以把發展重點與資源擺在家族上,也因此自始至終我將手上的議題小組試著以學習家族的方式經營,儘管目前運作仍然不是很完善。我並沒有指望每個小組都要如此經營,議題小組本來就是單純的以對特定議題的興趣而凝聚的,我只是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試著補足自己認為當前學院所欠缺的部份。

 

  「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而後成為士農工商。」

 

  這是一段清華學院學生幾近被洗腦的口號,說是學院最高指導原則亦不為過,然而在現今學院運作方式之下,我認為中間某些環節長期被忽略。首先說明我對該口號的簡單認知:「成為人」代表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自己看待各種人事物的觀點與價值;「成為公民」進一步培養民主素養,並且能以所歸屬的團體為出發點思考;「成為士農工商」即是對某些特定的議題做深入了解,並且在相關領域有所回饋與貢獻。

 

  目前的學院之中,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幾乎大部分的人都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屬於自己的價值,看看每次學院舉辦活動,一定會有不同的同學站出來發表意見分享見解;我們也可以很自豪的說,學院在各種不同的議題參與當中,培養了許多兼具熱情與行動力的社會新血。

 

  同學來到學院,或許對於參與社會有些簡單的意念,或是由於學院活動促發了一些對社會的期望與想像。學院提供的環境,要讓同學從心動到行動,將簡單的想像培育成有具體內容的行動方案,並且能大步跨出,嘗試影響社會、改變社會。

 

  這是一個不斷練習的過程。這個過程練習的首先是自我對話、價值思辨的能力。學院希望同學的選擇不是單純的熱血,而是真誠的關切與清晰的價值選擇,不但清楚知道自己在做甚麼,也知道為何而做。

 

  然而,我認為沒有人敢說目前的學院學生普遍具有公民素養。相反的,現在的學院充斥著為了各自擁護的議題殺紅眼的熱血鬥士,充斥著一味爭取自己認知之中的「正義」而四處頂撞的憤青。好幾次,我看見講堂中義正嚴詞為國為民為社會說得頭頭是道的同學,在深夜的走廊穿著拖鞋奔跑喧嘩;好幾次,我聽見小組聚會後返回宿舍的同學巨大的關門聲響;好幾次我在廁所的垃圾桶中看見食物包裝盒,好幾次我在浴室飲水機看見泡麵渣。這是所謂的關懷?這是所謂的住宿生活?我只知道,這是現在的清華學院。

 

  也許用字有點強烈,但我的的確確認為「成為公民」這一個環節在這三年當中徹底被忽略。有些人開始習慣於將自己所認定的價值觀強行套用於身邊所有的人事物,他們或許遵守某些既有的「民主程序」,或許依循著所謂「自我意識」,以「人權」為主要訴求橫衝直撞──沒錯,這是獨立思考與行動力的完美展現!學院帶給了他們這些能力,也提供他們機會在自己有興趣的議題當中一展長才,但在這之前缺少了一個成為公民的「公」字。

 

  這些人缺少了一種為公共群體的關懷,只著眼於眼前的議題,只關心行動的結果是否達到自己的訴求,學院的學生行動多次給外界帶來震撼,其中不乏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激進抗爭,爭取權利是一件好事,可是這些人在行動前是否有真正敞開心胸,站在那些安於現狀的「大眾」角度思考?大家說的不一定就是對的,可是既然我們身處在一個民主社會,占相對多數的大眾觀點就該受到尊重。

 

  這體現在現實生活中許多生活小細節,我常想著,前述半夜走廊奔跑寢室唱歌兼摔門者,廁所丟垃圾飲水機倒泡麵者,如果能把他們關心社會議題所花百分之一的心力用於關心周遭他人的感受,那現在的住宿生活應該會很美好吧。換句話說,我寧可學院少培養些一頭熱的議題激進份子,多一些關懷他人的正常學生,並不是什麼高道德標準,沒有人可以一輩子不與人接觸,這只是成為公民最為基本「為他人設想」的心態而已。

 

  參與社會的本質是與人合作,合力改善共同的生活處境。例如由同學負責籌辦學院大會,是在學院這個小社會裡,思考每位同學的需要,懷抱對學院的理想願景,透過一群人(籌辦小組)的團隊合作,讓學院變得更好。參與社會議題甚至全球議題,同樣需要有自己的思考,發展自己的理想願景,透過一群人的行動,讓自己所處的社會變得更好。

 

  現在的學院太偏重於各議題小組的發展,間接導致培養一個人成為與人相處合作的公民的學習家族淪為形式。現在想想,若當初整個學院能把專注於各項議題所花費的心力騰出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用於家族間各成員實質上的分享與交流,是不是能向住宿學院的理想更進一步?是不是某些意外可以因此避免?

 

  「豐富的住宿生活、整體的特色課程、多樣的社會參與機會」三個藍圖缺了一塊;「先成為人,再成為公民,而後成為士農工商」三個願景少了一種,現在我懷著沉重的心情斟酌字句打下這篇文章,也許遣詞用字會使人感到受冒犯,在此聲明我僅針對我所見的現狀提出想法,並期許未來我們可以將這三缺一的環節接上,讓學院的發展更完善。

 

寫在2011/09/13,刊載於清華學院師生論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