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1年德荷生態綠建築之旅後記】 本文已刊載於台大綠房子網頁

儘管參訪後已逾兩年,然而近來這趟旅程的經驗詢問度愈來愈高,同時有兩位即將於今年暑假參加相同行程的學妹聯繫與訪談,因此決定將這篇當時投稿後並未私下公開的文章放上。

綠●建築●生態●人

  過去的一年擔任清華學院「都市空間小組」的課程助教,自己著手擬定課綱並且上台授課,同時帶領一群大一學弟妹走出校園,與新竹市社區規畫工作室合作,推動新竹市的社區空間營造。
  「綠建築是什麼?生態是什麼?」這個問題不斷反覆在腦海中辯證著。兩個學期以來,面對二十多位剛成為大學生的小朋友,我試著帶領他們,針對這些問題從不同層面進行探討。
  透過觀賞日本古川町總體營造,透過解析德國魯爾工業區綠色重生,透過發掘校園閒置空間再行利用,透過一鋤一鏟綠化社區街角畸零地,一點一點,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曾經,我在建地當中挖出大量工程廢棄物;曾經,我目睹社區居民貪圖方便,將車直接停上新種植的草皮。做為帶領課程進行的助教,有時卻也不禁懷疑:自己口中所講述的環保節能綠建築,是否真有其效益?都市發展與生態保育,是否能同時進行?特別是在我們所身處的台灣。

<綠>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飛行,下了飛機走出法蘭克福機場,15度的天氣不冷,迎面而來的是淨美藍天,徐徐涼風,以及空氣中一股自然而然的清新。

P1040171  

 

  跨越一萬多公里,來到德國,綠意盎然是它給我的第一印象。自法蘭克福機場驅車前往史坦戶德小鎮,車窗外滿眼蔥蘢,綠林成蔭、廣漠的綠草地上有成群的牛羊,點綴其間,在視野延伸的盡頭,與藍天交織成美麗的圖畫。

P1040195  

  這幾天下榻的史坦戶德農村,乾淨寧謐的街道容顏,一派和諧,久久會有一兩輛慢駛而過的車子,生活步調顯得從容悠閒。放眼望去,盡是種滿綠樹的寬闊人行道,偶爾會遇到騎著單車的居民,與我們熱情問好。

P1040409  

  生活在各種機能一應俱全的城市中,卻又隨時隨地能與自然親近,在我們「環境」與「開發」互相衝突,不相容的觀念下,這……似乎不太可能。然而,在充滿綠意的史坦戶德小鎮,有超市、藥局、鞋店、麵包店……等供應各種生活必需品的商店,也有汽車展售場與維修廠等現代工業產物,然而與環境卻結合得如此自然而然的。
  「綠色生活」在這裡得到了最佳詮釋和印證,舉目所見都是綠樹花草,家家戶戶,前院後院不是蘋果滿樹,就是蜜棗纍纍,抑或葡萄成串,加上色彩繽紛的繡球花點綴其中,環境清幽雅緻,生活其中,令人身心舒暢。

P1050001  

 

<建築>
  綠色生活另一個體現的點在於建築。
  旅途中參訪一戶正在興建中的人家,尚未完工的房子顯露出美麗包裝下的學問:主結構以內外兩層空心磚牆構成,外牆留有許多氣孔,使得空氣可進入兩面牆間的空隙,除了阻絕熱氣,還可產生對流效應使室內自動降溫。氣孔於冬天時可關閉,內外牆間的空氣將會形成天然的保溫層,大幅節省空調用電費,減少環境資源的消耗。

P1050262  

P1050274  

  建築的另一大重點是太陽能的使用。在德國太陽能建築的定義是,「建築物50%以上的能源需來自太陽能」。正當心裡暗自佩服這個高標準時,屋主道出這棟興建當中的房子,日後預估有85%的能源來自太陽。
  這種數據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參觀內部太陽能熱水系統之後,所有的懷疑轉換為佩服,系統將太陽能用於暖水,管線通過整棟房屋,調節室內溫度之後將餘熱回送至儲水槽,達到能源最大的利用。

P1050268  

  這樣的太陽能系統要價60萬歐元,我打從心裡佩服屋主願意花錢做環保。講解說明的過程,我們了解到:一套系統建造之後,至少可以使用一百年,日後幾乎不需維護費用,這樣的投資報酬率實在非常可觀。
  想起出國前,與友人聊到台灣所謂的環保節能建築,大多只是加裝了幾塊太陽能光板,並試著以此蓄電。但是目前台灣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的效率實在不高,故許多標榜「太陽能建築」或「綠建築」的建築物,幾乎沒有實際效用,僅做為噱頭吸引買家。這與德國人自然而然存在心中,那種永續經營的觀念形成強烈對比。
  「百年思維」是值得我們借鏡的,選擇做對的事,對子孫、對環境有益的事,人與環境能和諧共處,才是可長可久的志業。2010年上海世博德國館的主軸「和諧城市」,也提醒我們,對過去認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唯有珍惜使用,善待環境,才能永續利用。若截澤而漁、短視近利,導致大地反撲,只會自取滅亡。

 

<生態>
  不單只是建築,為了營造美好的環境,德國人從土地開發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費盡心思。首先由水文、地質與生態專家對土地進行勘查,將土地作最適合的規畫,然後才由建築師進駐設計。
  而水資源是德國人最為看重的。在台灣總想著該如何達到良好的排水效果,而德國人的觀念是「保水」,即是將雨水從屋頂、從田野經由不同的排水道,引入路邊的「草溝」,或是透過礫石層,保含住雨水使其流入地下,做為地下水源的補充,使得整個生態系可以完整的運作。

P1040762  

  街道邊的草溝除了保水,及具有孩童遊戲區的功能外,在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活態度的德國,這裡就是都市的「生態綠廊」,提供許多生物的生活空間。
  在德國有村舍處就會有綠蔭,綠蔭或濃或疏,蜿蜿蜒蜒從村舍到森林。動物躲藏在大片的森林當中,這蜿蜒的綠蔭,扮演著森林與森林之間的通道,生物就在綠廊中活動遷徙。如果想要狩獵,綠廊的延線是被禁止的,狩獵只能在鄰近森林外,設置有「獵人小屋」特定幾個的點才能進行。
  這些草溝就如同原野的「生態綠廊」,讓所有生物都能擁有生存的空間。因此,只要有道路,兩旁必定有足夠的綠帶存在,人的生活環境也不會單調。

P1040509  

  這種與自然的互動方式極為良好,到目前為止,在台灣我所見的「開發」,不外乎大刀闊斧將地整平而後大興土木,景觀與市容是清一色灰濛濛的水泥叢林,完全忽略其他生物的存在必要。
  在擔任助教的日子裡,我曾試著落實「生態城市」的理念,在各社區營造綠點,想達成「人與自然共存」的理想,豈知在這裡竟已然全面落實。

P1050086

 

  無論是居住的史坦戶德小鎮,或是參觀的漢堡市、漢諾威市,隨處可見的綠樹花叢,讓我體悟到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能親近土地,對大地之母懷著謙卑之心,這才是萬物生生不息的關鍵。

 

<人>
  這是令人嚮往生活環境,比較自己居住的地方,任誰都會產生很多想法,而這些想法能否化為行動,關鍵在「人」的觀念能否因而改變。
  以往我對於建築的看法很簡單:「建築就是要給人用的」。建築師任務只是設計一棟別具特色外觀美麗的房子,只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規畫各種人性化的空間供人使用而已。
  這一趟走下來,我意識到一個空間在規畫時,除了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還得為所有生物設想,更要為生態環境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過去我隨著都市空間小組,參加教育部與農委會所主導的「永續校園計畫」,在小組討論以及行動中,我意識到計畫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人」,在於空間的使用者能否遵守制度?能否為環境犧牲自己的方便?因此提出「人文永續」的構想,想藉由各種實際營造行動,將永續生態的觀念推廣至每個人的心中。然而,這與預期看到「生態工法」營造校園的委員們意見相左,在多次審查會議中雙方不斷妥協,最後計畫才能勉強結案。
  走了這一趟,我發現大至房屋設計,住宅規畫,小到生活中完整落實的垃圾分類回收,許多都是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觀念。然而,台灣建商為達到土地最高利用價值,在建蔽率、容積率等法規上頭斤斤計較的同時,德國人正悠閒的在寬廣的自家後院中烤肉曬太陽。房屋再大,沒有與自然生態相結合,就等同於失去了生活品質,失去了永續發展。
  因此我更堅定地認為:所謂的「生態城市」,不只是興建符合法規的綠建築,不只是裝滿高科技的太陽能光板,最重要的是每個人為此改變生活習慣,遵守相關規定,也尊重屬於彼此的大環境。
  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飛行,回到了臺灣,走出中正機場,頂著30幾度的燠熱,聞著陣陣刺鼻的廢氣,踩著凹凸不平的地磚,看著人行道停了滿滿的汽車。這是我們所熟悉的家園,借他山之石,以德國為師,它需要大家群策群力來規劃改善,讓環境適合人居住,讓生活更美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